說起來,我也是一加這一路短暫的幾次陪伴者。2017那年,剛踏進大學,準備買一部能用四年的手機,在小米和一加之間來回比較,后來綜合考慮,選擇了頂配的OnePlus 5,當時頂級的處理器驍龍835、特色的三段式按鍵和愛不釋手的手感,都讓我對一加這個新興品牌刮目相看。
后來,一加7Pro橫空出世,「開啟流暢新紀元」的90Hz流體屏一度掀起了高刷屏的熱浪,2K+的分辨率結合深度優化的90Hz的屏幕刷新率,使用下來果真盡享絲滑。那時的驍龍855也不是大火龍,日常使用和游戲體驗都不錯,4800W超廣角三攝組合在當時也位于第一列隊,不過高達206g的重量在同類產品中也確實不輕,升降攝像頭也降低了手機握持的上下平衡感。
再后來使用了一加9RT,即便是火龍處理器驍龍888,一加在散熱方面較同類芯片的手機也有一定突破。如今,我手中拿的是最新發布的一加Ace Pro,Ace系列是一加的新戰線,它著重強調性能和電競體驗,經過幾周體驗,我覺得一切都那么熟悉,那么有一加味道。
開箱評測
此次一加Ace Pro一共有兩個配色:青霧和黑森,這是看名字也能知道的兩個顏色。我手中的黑森配色雖說不是本次的主推色,但是我非常喜歡,依然是耐人尋味的墨黑,正如其名,有黑色森林那種厚重的神秘感。
當我拆開保護膜,看見一加Ace Pro時,一股熟悉的味道迎面而來——這和老大哥一加10 Pro如此相似,同樣的延伸設計,相仿的攝像模組,如果不細看,補上哈蘇的聯名標志,那和老大哥一加10 Pro也大差不差了,或許這就是設計的一種傳承吧。
攝像模組與機身后蓋融為一體,一體化連續曲面玻璃的工藝讓設計更加簡約大方,沒有斷層的拼接,微微向上的凸起,呈現了一種完滿之態。本次黑森的AG玻璃工藝又有了進一步的提升,采用的全新鉆刻·雙AG玻璃工藝,磨砂和柔滑相輔相成,在不同光線角度下去把玩,會呈現不同的視覺效果,或豎向光柵,有木紋質感,又或星光滿布,有熒光之彩。
手感依然是典型的一加手感,當我握起它時,忽而想起「這真TMD爽」的贊嘆,放在一加Ace Pro身上同樣合適。一加Ace Pro的磨砂抗指紋效果一流,光滑的觸感仿是絲綢,柔滑一瀉千里,叫人愛不釋手。
翻到正面,這次一加Ace Pro搭載了一塊6.7英寸的居中挖空柔性屏,1.48mm的超窄邊框也讓正面的顏值進一步升級,最高支持120Hz刷新率和1000Hz瞬時采樣率,游戲跟手性能夠得以保障。除此之外,10.7億全鏈路色彩顯示、HDR10+、8196級AI亮度自適應調節這些也沒有落下。
影像體驗
首先,簡單介紹一下一加Ace Pro的影像硬件參數:主攝搭載的是光學防抖的5000W像素索尼 IMX766 ,另配有800萬超廣角鏡頭與一顆4cm微距鏡頭。
我猜一定會有人感嘆怎么又是索尼 IMX766 OIS,但其實這顆鏡頭的綜合素質還是非??勾虻?,對索尼 IMX766 OIS的長時間打磨也能再次挖掘這顆鏡頭的潛力,如果貿然換上其他鏡頭,但是具體的優化不到位,實際體驗或許可能更加糟糕。
話不多說,分享一下拍攝樣張。
以上照片分別用了主攝、超廣角以及微距鏡頭,不過大部分照片還是由那顆索尼766拍的,結合驍龍8+的isp,這次的拍照基礎體驗和畫質還是有所保障的,對了,相冊自帶的「菲林濾鏡」可以試試,以上幾圖均是出自這個濾鏡。
小結
一加Ace Pro這次的標語是「性能手機新標桿」,具體表現在超大內存的普及(最低12GB起步)、安卓平臺最強處理器的驍龍8+、高達5177mm2的VC散熱面積、150W長壽版的超級閃充等等,這些決定日?;A體驗的配置,一加Ace Pro在這個價位下,可謂是能給則給了,一切都那么熟悉,那個曾高呼「西裝暴徒」的一加似乎回來了。在3000元價位,如果你對手機的性能有較高要求,或者對游戲體驗有著苛刻的要求,但又不想有過分夸張的外觀設計,同時想要體驗一下150W這樣的閃充黑科,是一個比較純粹的務實者,那么一加Ace Pro非常值得推薦購買,為自己的生活加一點精彩。
美圖匯總